副总经理 谢志强
我们常说的ISO质量管理与精益生产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“说写做一致”,即该说的肯定要说到,说到的肯定要做到,做到的肯定要长期坚持,两者的核心思想都是围绕经营活动细节说和做,最终消灭浪费,创造效益。事实上这些细节涵盖了人(人员)、机(设备)、料(物料)、法(方法)、环(环境),玉立已经在“双质量”月活动中,将影响质量的各类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,并从“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”的生产经营细节中总结出了很多有效的工作经验。
在“双质量”月活动中,智能砂带一车间通过对植砂设备进行改进,采用全静电植砂,保证了植砂均匀度,不仅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,而且在粗目产品上砂单耗降低了5%;砂带二车间通过将气流纺原布应用在产品上,不仅降低了产品成本,而且满足了客户的质量需要;无纺布车间通过调整产品工艺配方,采用国产纤维替代进口纤维,不仅能大幅度降低成本,而且产品质量满足了客户需求;布处理水洗触摸屏通过更改电路程序,使轧车越位出现自动报警页面,更有利于停车维修快速找到故障原因,既缩短了停车时间,又能避免大量不良品产生;异型车间应用绒布接头机,不仅保证了接头质量,而且减少了接头废品;棉纺车间通过改变混棉方式,采用开松棉替代生产棉混纺纱,既降低了生产成本,又满足了客户的质量要求;织布车间通过修订季节性调浆工艺,不仅更符合生产实际,而且使产品质量稳定得到了保障;原辅车配置特制胶时采用恒温粘度,有效避免了胶料因温差产生质量波动,如此等等,在整个“双质量”月活动中,我们始终以质量长期稳定提高为原则,坚持全员参与精益生产改善提案,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善细节,对我们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稳定提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。
产品质量稳定是企业的生命中枢,如何把好“质量关”,如何绷紧质量稳定这根弦?这些问题在黎珊玉文集《产品质量稳定四大关键》中可以找到答案,包括原材料关、设备关、工艺关和人员关,其中人员关是最重要、最根本,也是最灵活的。实际上,我们都知道,产品质量是我们员工生产出来的,并不是检验出来的。检验是对结果的判定,是告知我们结果已经产生,它不但不会增值,反而会增加产品成本。所以我们不能把品质提升放在检验环节,要重在预防监控和过程把握。预防是可以产生质量的,只要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,消灭生产经营过程中常常见到的:人的等待和动作浪费,物的搬运、加工、库存、制造过剩和不良品浪费,还有管理浪费,这些正是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消除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一切浪费,就可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。
精益生产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,产品质量稳定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玉立集团的“双质量”月活动与精益生产都没有终点,只在进行中,我们要以“双质量月”活动为契机,借力精益生产管理模式,在实际工作中大胆突破,科学创新,全面提升工作质量,确保犀利牌产品质量稳定。